【新华社客户端】这五年,小课堂上的大变化——安徽师范大学思政课改革创新侧记-尊龙最新登录首页

 【新华社客户端】这五年,小课堂上的大变化——安徽师范大学思政课改革创新侧记-尊龙最新登录首页

媒体师大

【新华社客户端】这五年,小课堂上的大变化——安徽师范大学思政课改革创新侧记

  • 时间:2024-03-20
  • 来源:
  • 作者:
  • 点击量:
预审 审核

报道转载如下:

“大学期间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?”近期,一项大学生思想状况问卷调查在安徽师范大学展开,对这一提问,高达89.69%的大学生选择“加入中国共产党”。

在安徽师范大学思政课教师团队看来,调查结果“令人欣喜,并不意外”。无处不在的课堂,协同升华的课程,引路向阳的师生……如今的安徽师范大学里,全面立体的“四维思政课”致力于帮助学生“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”。

课堂,无处不在

安徽师范大学坚持“三全育人”理念,立足教室、校园、社会、网络一体打造四个课堂联动的“四维”思政课课堂体系,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、提质增效。

学校依托全国重点马院等平台和学科优势,在全校开展思政课分类教学法,校领导带头上思政课,采取起疑引思、立破并举等方式,提升教学效果,着力打造高水平思政“金课”,通过第一课堂把基本理论讲清讲透,打造“精准的思政课”。

学校全面拓展教学场域,在第二课堂依托校园文化,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,实施素质拓展计划,成立大学生艺术教育中心,定期开展“高雅艺术进校园”“文化名家进高校”等文化活动,开设“德雅书苑”“徽学宣讲营”等人文讲座,打造“人文的思政课”。

在第三课堂立足社会实践,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,把思政课延伸到田间地头、厂矿社区,思政课教师和专业教师全程跟队指导,把思政课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,打造“行走的思政课”。

在第四课堂建设网络矩阵,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,推进“智慧思政”平台建设,成立校园新媒体联盟,构建学生学习、生活、交往新家园,打造“智慧的思政课”。安徽师范大学借助全面立体的“四维思政课”,帮助学生“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”。

课程,协同升华

“完善课程体系,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”,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。2019年以来,安徽师范大学坚持课程立学,创新构建了“1 5 n”课程育人体系,学校各专业都在主动挖掘课程思政资源。

2022年10月,学校组织师生将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徽州特色民俗体育形式——舞鱼灯搬上了校运会开幕式。体育学院、美术学院学生通力合作,历时一个多月,亲手制作了81只鱼灯,排演了精彩的节目。

“表演不是目的,通过挖掘民俗体育文化与高校体育的结合点,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内在精神才是我们的真正期许,以技培德、以德育才方为高校体育课程育人的关键所在。”体育学院副院长余涛说。

在美术学院,师生发起“为烈士画像”志愿服务项目,通过志愿者手中画笔还原烈士形象,帮助家属与烈士“隔空相见”;在新闻与传播学院,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课前五分钟“课程思政师生谈”成为全院标配……

现如今,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,积极探索学科专业有效融入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,已成为全校上下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。

师生,引路向阳

“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,关系到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,让我感到非常振奋的是,一批批优秀人才加入思政课教师队伍里来了,作为引路人接过了立德树人的火炬。”曾被教育部选为“最美思政课教师”的路丙辉说。

五年来,学校已累计配备专职思政课教师108人,达到1:350的师生比的配备要求,其中博士81人,占75.00%,高级职称占62.04%。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津贴保障到位,在职称评审、项目申报、学术交流方面均给予了政策倾斜。

2022年以来,路丙辉倡议推动在安徽省高校全覆盖设置班级“思政委员”,强化同频共振和辐射扩散效应,探索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朋辈教育的新模式。通过组织专题培训、青春毅行、乡村振兴调研、思想状况调研等一系列教育活动,班级思政委员已经逐渐成长为“思政课程”和“课程思政”的小助手、辅导员开展思政教育的小帮手、学生朋辈教育的小能手。

据近期安徽师范大学学生思想状况问卷调查结果显示,98.47%的大学生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、理论自信、制度自信、文化自信得到提高,青年学子的志气、骨气、底气正在不断增强。(田超)



原报道阅读链接:【新华社客户端】

赭山校区

地址: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

邮编:241000

花津校区

地址: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

邮编:241002     电话:(0553)5910027

天门山校区

地址: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

邮编:241008

地址: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

邮编:241000

网站地图